标题: 评论 北京九个当代艺术展
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
啦啦啦
哈密瓜
Rank: 6Rank: 6


UID 19
精华 6
积分 996
帖子 257
威望 996
艺术币 876
阅读权限 50
注册 2007-2-10
状态 离线
发表于 2007-12-20 15:50  资料  个人空间  短消息  加为好友 
评论 北京九个当代艺术展

帖子标题: 展群
帖子内容: 北京,中国的心脏。在全球中国热的升温下,北京的血看似沸腾。早知道北京的九月将是个大月。从众多朋友的口中得到北京会有几十个展览,所以在繁忙中一定来北京看看。

大小七十几个展览,你一定会晕,就像去年是上海的天下,今年将会是北京的天下。北京在2003年时曾热闹了一阵。去年安静得很。这次又过分的喧嚣。

我算得上认真,真地看了七十几个,但一问说有八十几个.后来实在看不动了,把看过的有印象的那来评评,加上大家的普遍反映,可以相对可观地反映情况,也可是没来看的朋友有一个总体的认识。

印象最差的当属北京双年展,这个展览两年前就得到批评。但时隔两年,非但没改,而且退步之快,已经让人不能评论,我评他为最差已经是我跌了身份。再加上评奖风波,更是让人倒胃口。不谈也罢。

评当代艺术就不要评北京双年展

近期的当代艺术展可谓是多、杂、乱。但整体上比两年前有很大的进展。第一,艺术家和策展人都很在意空间的布置,作品材料的把握。第二,几乎很少有艺术家同时参加很多展览。在上次双年展期间因参加7个展览而显得被动的陈羚羊,这次低调的多。也许是上次成为了靶子,这次作品虽然一般,但懂了方法。但还是有少数艺术家参加了几个展览,其中孙原 彭禹又做个展,又参加顾振清的“各玩个的”。但普遍反映“各玩个的“仍然是孙原 彭禹的个展。这对顾振清是个打击,究竟谁是真正的策展人?第三,除了在表面上的进步外,在精神层面可以说是全面的退步。众多展览没有几个留下印象,参加开幕式就像赶集,只有买了东西的人看到买的东西时才想起了卖的地点。剩下的只有热闹了。好的市场把中国当代艺术搞乱了,头脑混乱,比什么都恐怖。赚钱成了艺术的动力和目标。

第一个展览
赶集的痛疼,使我想立刻离开,但当我看到巫鸿策划的“物尽其用:赵湘源和宋冬”时眼睛一亮,这个被普遍看好的作品使我动了情,这也许是我见过的宋冬作品中最感人的一件,看过他和巫鸿的文章感触更深,这件作品的受众已超过了圈子,普通人的关注使得这件作品的分量加重。我去过很多次,观众之多,留下许多观后感,与她妈妈赵湘源聊天时我想到了我的姥姥和妈妈,一个观众第二次来看,他说他哭了一个晚上,觉得对不起他妈,他妈妈已经过世了。他妈妈也是这样不扔东西,但他强行将她的东西都扔掉了。他妈妈还为这哭了一场。他说在这件作品中学到了亲情。而我认为这件作品不论从精神到形式都有一种特殊的贡献。这个“看似展览不是展览的展览”。浓缩了中国当代巨变后的问题。一件非常私人化的作品,能产生这样大的共鸣,从中能看出策展人和艺术家的功力。看到宋冬写道“为这个展览准备了三年”,就能知道什么是心血。再加上史学家巫鸿教授的理论升华,使得此展览成为这段最具影响力的作品。另外还有宋冬设计的“钥匙请柬”和“户口本画册”更是设计有道,看到了此次展的灵魂,物与人。最让我出乎意料和感动的,是宋冬用霓红灯给他去世三年的爸爸写的一句话“爸别担心,我们和妈都挺好的”。打动我的是呈现这句话的方式,他把这句话放在天窗上,面向着天,观众从展场内不注意看不到字,看到了也读不出,因为在展场内看到的是字的反面。这行字只是写给他爸爸的,24小时亮着的灯,他爸爸的在天之灵可以看到。要不是他妈妈告诉我,我来了两趟都没有看到,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在展场中不为观众做的作品,他的观众只有他爸爸。为了这个我晚上喝完咖啡来了一趟,那是已是十二点多,静的出奇,画廊的门紧锁着,我透着窗看里面,所有的东西沐浴在暗暗的蓝色下,我仍然看不到那行字,但我感到我的眼睛湿了。
所以说在此期间,这三个人成为人气指数高涨的人物。要说有缺陷,就是一个好展览为何选东京画廊,这是东京画廊成立以来做的唯一好展览。

第二个展览
要说的是冯博一在大山子大窑炉做的展览,这也是这次最大的当代艺术展。冯博一现在是人气最旺的策展人。一共策划了4个展览,但他两年前曾经批评过陈羚羊的多参展,两年后的今天自己变成了陈羚羊,但冯博一靠在艺术圈的口碑和为人,为他赢得了不少的喝彩。总之大窑炉的展览布展很好,但若没有Wim 等国外的重量级人物恐怕也就徒有了一个外表,庄辉的作品质量不错,但语言繁琐,似乎谈的问题还是卡巴科夫的老问题。也并不突出。但作为策展人在没有资金和材料费的前提下,吸引这么多艺术家参加,这不能不说是冯博一的个人魅力所致。


第三个展览
顾振清的“各玩个的”这次被玩下去了,顾振清的努力和小聪明,也挽救不了他的失败,似乎大江南北的艺术家饭桌上,顾振清的名字早就成了谈资,只不过全是骂声,我真为他打抱不平,这么努力,虽然是为了私利,但没功劳也有苦劳,受恩惠的艺术家怎能撂爪就忘。连受恩最大的孙原彭禹也在背后说顾振清的坏话,说要是没有他们俩,老顾早就完了。他们俩的霸气毁了顾振清也毁了自己,把联展做成个展,只有顾振清这样的“不懂策划人”连连上当。他们双方被谈论多,但骂声多,人气低迷。

第四个展览
在北京电影制片厂,是今年人气很旺的“联合现场”,基本上是后感性的那批人,但这是我最失望的展览,因为看不到进步,看到的只有喧闹。失望是由于期待所造成的。与上次在摄影棚的活动相比只增加了24小时时间的概念,别无变化。而坚持24小时又有什么特殊意义吗?

第五个展览
有一个被忽视的展览,“只有一面墙”因为这个展览的开幕时间是9月3日似乎和现在没关系,但我看了后,感到太不一样了,在这么浮躁喧闹的时候会有这样静的作品,再看这五个人,干什么的都有,整天在一起过集体生活,讨论。这本身就走得很远,现在谁还谈艺术啊!这让我吃惊,他们真能这么静?但我是真喜欢他们的水,没有任何个人的痕迹和符号,留下的只是精神,门外的文字条幅写得精彩,使得我在资本制度下成长的经验为之一振。我痛恨共产主义谎言,但我喜欢这里提出的“政治纯形式”我喜欢没有实用价值的共产主义说。
北京公社是一个有思想的地方。

第六个展览
我刚到北京时看了一个展览叫“亚洲交通”,展场中间倒着一辆巨型摩托车旁边有一滩血,给我强烈的印象,后听说这是女艺术家尹秀珍的作品叫“刹车在哪儿啊?”根据一个叫野狼725的摩托与宝马赛车的笑话做成。主办方将笑话漏印了。我喜欢这件作品智慧幽默和警示,这个车祸反映了今天的亚洲更是中国,需要刹车,虽然有意识,但不知道刹车在哪儿。
而尹秀珍在东区的作品不如她在美国展出时的效果。


第七个展览
黄专策划的号称是第一个关于智慧的展览,柏拉图和他的七个精灵,这里面的灵魂人物是哲学家赵丁阳但这个展览有命题作文之嫌。因为是命题所以整个展览被看成是一件作品。艺术家像堂会中的演员发挥了自己的水平,但并不代表作品以后成为作品。许多作品太牵强,表现最好的是赵丁阳,因为这是他的原创,但他选错了舞台,本来用书表达很好,偏要传统方式表达。

第八个展览
在“帝门画廊”的“大搞新关系”这个展览是冯博一和郑乃铭策划,也是老展览,但一直延续。提这个展览主要提新媒体艺术家林书民,他的这件作品是用人的脑电波控制眼前的影像,被测试的观众俩两相上,靠脑电波比赛谁更平静,谁的眼前的花就会多。我感兴趣的是,在这件作品中没有绝对平静,是参与的两人比赛的结果,比谁更平静。这正像当代艺术,平静方将获得利益。

第九个展览
陈箴个展,是一个质量高但没问题的展览。因为这是回顾。但这个展览将对国内的艺术家起到示范作用。作品该有何等质量该如何摆放。而更重要的是如何热爱艺术勤于思考。如果真得起到这样的作用,陈箴在天之灵会感到欣慰。

[ 本帖最后由 啦啦啦 于 2007-12-20 15:54 编辑 ]

顶部
[广告]
 



当前时区 GMT+8, 现在时间是 2024-3-29 03:25

    本论坛支付平台由支付宝提供
携手打造安全诚信的交易社区 Powered by Discuz! 5.5.0  © 2001-2007 Comsenz Inc.
Processed in 0.081470 second(s), 7 queries , Gzip enabled

清除 Cookies - 联系我们 - 21世纪艺术网 - Archiver - W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