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 《古佛》的随想……
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
fang
豌豆
Rank: 2



UID 6482
精华 10
积分 220
帖子 38
威望 220
艺术币 201
阅读权限 100
注册 2008-7-21
状态 离线
发表于 2009-4-4 20:38  资料  个人空间  短消息  加为好友 
《古佛》的随想……

旅法画家方世聪先生,因“佛缘”于去年10月去了四川成都新津县的观音寺,不料有惊人的发现,并为此创作了《古佛》——       《古佛》的随想……
              徐德仁  
            
有缘的善举 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行善积德,慈悲为门,这是修生事佛的真谛,也是画家方世聪的为人之道。用一个月时间,创作了一幅《古佛》,经善士赵佳伦收藏供奉并由此获得一笔颇为可贵的善款,全部捐赠佛门。这不仅续了因地处偏僻而难以维系香火的寺院,更是还发现并呼吁拯救这寺院中价值无比的遗产——中国明代精美壁画!一个善举可能引发两个不同寻常的意义:一是续了香火,多了善男信女,可能就此减少一点现世界的深重罪孽;再是在中国的壁画艺术史上,除了已知的敦煌、永乐宫,现在又凭添了新的成都观音寺壁画的光彩!(据说已筹划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出世界级文物)

择吉日开光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日前在玉佛寺,我见到了那幅充满大慈大悲的《古佛》,正待吉日开光!什么是“开光”?为什么要“开光”?即使佛门也说法各异。有一种通俗的比喻,就像尘世间的重大事件须有“剪彩”一样的典庆活动。这个说法不能说一无是处,但“入世为黛玉,出世为妙玉”——“入世”与“出世”毕竟是两重天。《古佛》的“开光”,将有高僧引领,供奉佛事,弘扬佛法,还有众多的善男信女千般礼拜……在这种充满虔诚、信仰的氛围下,即使芸芸众生也可获得某种宗教的“体验”,进入一种“祥云笼罩”的神秘境界。——“开光”也者,其实正是佛门开启、弘扬“普渡众生”之光也!

宗教与艺术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在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文艺复兴时代,正是宗教与艺术花开并蒂的时代。因为有了宗教,才产生了达芬奇的《最后的晚餐》、拉斐尔的《西斯廷圣母》和米盖朗琪罗的《审判末日》:同样因为有了艺术,才使宗教增替无穷魅力,充实了虔诚和信仰的无远弗届的力量!就中国的历史看,处于国力巅峰时代的唐朝,恰恰也正是儒、释、道三教并举的宗教兴盛时代!没有了宗教的真谛孕育,艺术几成无本之木;同样因为有了艺术的光彩,宗教才可以格外滋润地启迪生命!这次呼吁抢救的观音寺壁画,其实也正在某种程度上唤醒人们的宗教意识!我国现在的治国方略是“科教兴国”。不过面对今天已“物欲横流”的现实社会,有人提出“宗教救国”,这可能也是个很好的选择。
東方维纳斯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观音寺的壁画艺术达到很高的水平,以至美学家王朝闻把她形容为“東方的维纳斯”!这当然是个惊喜,因为民族文化显示其无比的光彩嘛!诚然,若仔细审视,就“维纳斯”而言,即使在世界名画收藏万千的鲁佛尔宫,也只有“她”和“蒙娜丽莎”才是“镇馆之宝”!中国的壁画艺术高峰是敦煌莫高窟,山西永乐宫等。现在发现的成都观音寺,就壁画的时间跨度、规模、气势等方面看,还不能与前者相比;但就个体造型的丰富生动所达到的境界,确是令人叹为观止,在我国甚是少见。

端庄与宁静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壁画与方世聪由此根据创作的《古佛》有什么不同?首先,中国的壁画创作者都为工匠,这在技术和艺术上都限制了进一步升华,而方世聪的技术艺术已学贯中西;其次,在寺院、摩崖和陵寝中的壁画一般都有一定的程式化,而方世聪是具有鲜明个性并独立创意的画家;再是,就《观音寺菩萨》与《古佛》相比,显然后者不仅吸收、融会了前者精髓,更是还有画家自己的惨淡经营——比如综合了十二尊圆觉菩萨庄严的佛身,思接千载,吸收了中国工笔重彩与敦煌壁画的特性,又运用了西洋油画浓重绚丽的色彩和线面结合,使《古佛》呈现一种特有的端庄宁静、祥和古朴的意境。

静与动境界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壁画与《古佛》并列,还有一个颇有意味的不同,这就是前者显得清癯而后者较为丰满。在清癯的脸上可能年久漶漫,眉宇间神情已漠糊难辨;但现在这丰满的脸庞,眉宇间那平静开阔并半闭的若有所思眼神,给人以浮想联翩……是菩萨正在俯视这芸芸众生的现世社会人心不古,世风日下?抑或为富不仁,暴殄天物?……如果说《古佛》面庞外表平静如水,那么她那打开的右手掌心和勾起的母指食指,则轻盈灵动……这一静一动,相映成趣,构成了佛的“三千世界”,同时也成就了一幅耐人寻味的艺术佳作。壁画是历史,《古佛》是今人的创作,佛无古今,但人有今昔。今人创作的《古佛》,当然也应该蕴含并表现更多的今天人的期待和希望……

顶部
[广告]
 





当前时区 GMT+8, 现在时间是 2024-4-28 03:46

    本论坛支付平台由支付宝提供
携手打造安全诚信的交易社区 Powered by Discuz! 5.5.0  © 2001-2007 Comsenz Inc.
Processed in 0.098992 second(s), 7 queries , Gzip enabled

清除 Cookies - 联系我们 - 21世纪艺术网 - Archiver - WAP